中西醫聰明坐月子指南

對女性而言,懷孕生產是生命中最特別的歷程,母體會發生許多變化,因此產後調理與復原是婦女相當重視的關鍵階段。現代女性對坐月子似乎又有其他不同的新見解,小至坐月子的場所選擇、大如月子餐的飲食原則,究竟該把握哪些重點,才能在月子期間享受最滿意的調養步調。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 3月號 NO.177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郭素珍、國泰產後護理之家臺北會館護理長陳沛羽、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護理師黃美瑤、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醫師徐立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模特兒/俏麗媽咪稚婷&可愛妹妹寶寶
梳化/蔡琇惠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生活飲食、禁忌重點全掌握

 

懷孕過程中,母體會發生劇烈改變,無論心臟、腎臟等都會受到影響,而寶寶居住長達40週的子宮,產後更得花費6至8週才能逐漸復原,使婦女們特別注重這段期間的調養。因此,挑選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才能讓身體趕上修復進度,並同時提供媽咪們哺餵母乳、照顧寶貝的能量。

 

 

Part 1:挑選坐月子場所

許多媽咪在發現自己懷孕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始尋覓產後適合坐月子的場所,除了在家裡休養的選項外,更有產後護理機構可以考慮。但適合別人的坐月子方式卻不見得適合自己,因此我們特別針對常見的坐月子方式進行大評比,幫助媽咪們能選出最滿意的項目。

 

 

最放鬆舒適的場合──「家裡」

居家環境是媽咪們最熟悉的場域,在自己的家裡就算外表毫不修飾,也不會令媽咪感到不自在,且親密的家人時時在一旁提供協助,能讓媽咪在產後更快學習成為母親的角色。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郭素珍認為,產後婦女除了將重點聚焦在調理身體之外,更應努力學習養育寶寶的大小事,家人的關懷與支持輔佐,能讓媽咪更有信心。

 

 

月子中心V.S產後護理之家

除了在家裡坐月子,現在大部分的媽咪會選擇到產後護理機構進行休養,透過專業人員協助輔佐新手媽咪的身體調整與新生兒照護,產婦可以獲得較充裕的休息時間。而坊間常見的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雖看似大同小異,卻有許多不同之處。

 

產後護理之家與坐月子中心最大的不同在於──產後護理之家是按護理人員法經主管機關許可同意後設置的護理機構,須由具備醫事相關背景的人員成立,提供的服務包含健康評估、預防保健、護理指導及諮詢等醫療輔助行為,透過搭配醫師巡診,可以早期發現產婦與寶寶的問題;而非經過政府立案的月子中心,屬於護理機構,主要以提供生活照護及食材料理為主。

 

 

7 Point!產後護理之家聰明選

坊間產後護理機構繁多,媽咪們在挑選時可得提高警覺,小心別眼花撩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挑選產後護理之家應注意下列基本條件:

(1)是否通過政府立案。

(2)收費符合標準。

(3)是否有簽訂定型化契約。

(4)是否備有專業護理人員及緊急轉診安全機制。

(5)各項收費應開立收據明細。

(6)提供完整的膳食營養。

(7)年度衛生福利部評鑑成績等級。

 

 

Part 2:中西醫觀點合併,坐月子Don’t Worry

選定坐月子地點後,媽咪們便可將目光聚焦於產後的身體復原狀況,一般來說,隨著日復一日,媽咪們的身體復原情形會自動調節,然而每位產婦的恢復步調卻不全然相同。

 

國泰產後護理之家臺北會館護理長陳沛羽指出,舉凡生產方式、媽咪的情緒、作息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到傷口復舊狀況。現在,就讓我們結合中、西醫兩派觀點,徹底釐清產後4週的身體變化情形。

 

 

Week 1:身體狀況一籮筐

產後第一週是身體機能恢復的重要時期,陳沛羽護理長表示,媽咪們產後初期是親友來訪最頻繁的時期,雖然與訪客分享生產的喜悅是一大樂事,但頻繁的探訪可能影響到產婦的休息,建議媽咪們可適度安排訪客探訪時間,相信訪客會樂於配合。

1.生理機能運作關鍵

2.痔瘡問題最劇

3.傷口照護待努力

  1. 利尿期,維持舒適狀態

 

 

Week 2:恢復進度漸入佳境

  •  
  • 惡露排放量漸少
  • 身體元氣恢復中
  • 建立哺乳基礎

 

 

Week 3~Week4:最後階段,Fighting!

坐月子進入最後階段,媽咪可將調理目標轉為恢復產前狀態,例如慢慢調整體態,讓身體內分泌自然恢復等。建議產婦透過作息與生活習慣的調整,替這一個月來的努力畫下完美尾聲。

1.恢復產前體態

2.預防乳腺炎

  1. 產後掉髮高峰期

 

 

Part3:月子期間,掌握照護重點

新手媽媽在調養身體與照顧寶寶之間,經常蠟燭兩頭燒,容易忽略此時期應著重的重點,對此特別叮嚀產後媽咪要多愛自己,遇到困難時也要勇敢開口求助,如此才能成功養精蓄銳,在未來的日子裡給寶貝一位狀態極佳的健康媽咪。

1.產前即開始鋪陳

2.做好清潔,避免感染

3.飲食

●傳統食補法

傳統古法最常見的補身方式即為以全米酒水、全麻油烹飪,如今即使站在中醫角度,仍不建議採取如此強烈的飲食模式。

 

徐立玲醫師指出,為避免補湯影響到產婦傷口復原情形,麻油、米酒應於產後14天才開始攝取。

 

另外,許多產婦為求乳汁分泌,會攝取湯品或豬蹄燉花生等高蛋白質菜餚,但其實乳汁主要的分泌狀況是透過寶寶吸吮而增加,水分、蛋白質等營養素僅為輔佐,而油脂的攝取量更要妥善拿捏。

 

徐立玲醫師強調,產後飲食應把握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的原則,然而以中醫觀點來說,會建議生冷食物應盡量避免,例如產婦應以煮熟的青菜代替生菜沙拉,便能在維持豐富的飲食之餘仍兼顧健康。

 

 

●新式月子餐

新式月子餐的料理著重於營養的調配部分,在飲食上較無限制,主要是希望產婦能均勻攝取六大類食物,並多嘗試不同食材,進而獲取不同來源的營養素,郭素珍教授認為:「不要給自己過多限制,各種顏色、種類的食材都可以多加嘗試」。

 

料理的口味方面則應採取少油、少鹽對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建議可將芥花油、橄欖油等其他優質油品代替麻油入菜,讓月子餐更清爽健康。

 

而媽咪在選擇月子中心或訂定月子餐時,除了要留心菜色是否符合胃口之外,也要檢視其烹調方式,例如有些月子中心雖提供多元又豐富的菜色,看起來賣相極佳,但料理過程卻以過量的油、鹽等添加物入菜,反而減緩讓體質邁向健康的步調。

 

 

心理支持不可少

產後媽咪在月子期間的狀況,用手忙腳亂來形容也不為過,尚未熟悉哺乳技巧的媽咪們在面對嗷嗷待哺的新生兒時,總感到心力交瘁。而無論是哺乳技巧不純熟,抑或是與長輩的育兒觀念不同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皆可能使媽咪鬱鬱寡歡,甚至造成產後憂鬱症。

 

郭素珍教授指出,對月子期間的媽咪來說,被了解與支持是一大鼓勵,尤其家人與丈夫的角色特別重要,建議新手爸爸應於產前共同參與孕產過程,例如陪伴媽咪一同參加爸媽教室或陪伴產檢等,透過了解媽咪與嬰兒的狀況,更能在產後適時伸出援手,提升媽咪的育兒信心。

 

 

Part 4:月子禁忌Yes or No

媽咪生產後的月子期間,家中長輩總會在一旁耳提面命有關坐月子的禁忌,陳沛羽護理長認為,過去的社會由於環境衛生條件與現代差異甚大,因此很多傳統觀念可能已經不完全符合現代想法,例如過去的水質較不乾淨、以前的人沒有使用吹風機的習慣等。

 

徐立玲醫師補充:「在面對種種禁忌時,並非完全遵守或完全否定,而是應『有條件的進行』」。

 

 

生活日常禁忌Q&A

Q1:月子期間產婦應避免出門?

以前的社會衛生條件差,國人較易受病菌感染,因此現在不須嚴格遵守不能出門的禁忌,惟生產完頭一週,媽咪的免疫力尚在恢復中,外出時除了做好防禦疾病入侵的措施,也要留意保暖。

 

Q2:產婦應忍耐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

一般來說,沐浴後的毛孔處於放鬆狀態,中醫看法認為易導致風邪入侵而引起肌肉痠痛等筋骨問題,但仍不代表媽咪要忍耐整個月都不洗澡、不洗頭,若真遵循古法,清潔衛生上也會產生疑慮。

 

徐立玲醫師呼籲:「產婦應把握維持恆溫的原則。」例如準備洗澡之前,先將房間的冷氣關掉,並在浴室內轉開熱水,讓浴室溫度變得稍暖一些再進行沐浴。

 

 

Q3:坐月子應避免用眼過度?

  •  

 

 

飲食禁忌Q&A

Q1:攝取食材的種類有限制?

依每位媽咪的體質不同,在飲食上會遇到的問題也存在差異,西醫認為,每一種食材都有其利弊之處,只要酌量攝取,基本上不會導致媽咪身體產生不適;但中醫則對食材的揀選上有較多原則面對兩種不同說法,媽咪們可自行評估體質,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飲食模式。

 

Q2:不能吃太冰冷或太燥熱的食物?

徐立玲醫師解釋,人類屬於恆溫動物,當將冰冷的食物吃進肚子裡時,身體為因應改變而升高溫度,導致能量消耗,中醫立場更有「寒氣侵體」一說,因此才有忌吃冰冷食物的說法;而常見的「烤、炸、辣」等食物以及人蔘、四物湯等,皆屬燥熱食材,容易導致產婦上火,提醒媽咪們,若要使用中藥材,應由中醫師辨證後建議使用更為妥當。

 

Q3:產婦禁止喝水?

以前社會的衛生條件差,許多傳染病都是透過「水」四處流傳,但現代淨水設備佳,幾乎已無水質疑慮。徐立玲醫師指出,無論是幫助體內廢物排除,或者建構新的身體狀態,都需要水作為媒介,僅要提醒媽咪們在喝水時,盡量飲用與體溫差不多的溫水,避免在過度冰冷的狀態下飲用。而若媽咪不喜歡喝白開水,也可以搭配茶飲或湯品來補充水分。

 

 

私人禁忌Q&A

Q1:月子期間避免情緒過度起伏?

許多媽咪產後由於不適應身分轉變,面對家庭定位上的差異,容易引起對自我信心的懷疑,黃美瑤護理師提醒,媽咪的情緒轉折除更會使乳汁分泌狀況有所改變,因此無論是為了媽咪抑或為了寶寶,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是最重要的,惟有一家人齊心陪伴產婦度過情緒波折,才能讓母嬰一同在最佳條件下成長。

 

Q2:產後夫妻禁止行房?

徐立玲醫師表示,曾遇過產婦過早行房或剛生產完緊接著就懷上第二胎,但自然產媽咪分娩過程中,會陰部可能產生撕裂傷;而剖腹產媽咪腹部的傷口更應小心照護,因此為了媽咪的身體著想,應等傷口復原、子宮復舊完全後再行房事較佳。

 

Q3:避免積極瘦身?

A許多愛漂亮的媽咪在產後著急於體態恢復,但節食既損容貌又傷身,建議透過均衡飲食搭配運動,讓身體在舒適的進度下逐漸恢復結實。

 

 

 

坐月子的正確觀念

媽咪們是否聽過「只要坐好月子,就能改變下半輩子的體質」的說法?事實上若媽咪們產前體質虛弱,必定事出有因,例如飲食或作息不正常等,透過坐月子期間的生活作息調整,的確有助於身體往更健康的方向得到改善。

 

而在傳統觀念與禁忌新觀的執行過程,媽咪可能偶會遇到與長輩理念不同的狀況,黃美瑤護理師建議,為了維持家庭和諧,媽咪也不要因為過度堅持自己的想法而忤逆長輩,最好在產前就進行協調,盡量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依照個人體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

 

 

 

郭素珍

學歷:美國 Minnesota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沛羽

學歷: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士

經歷:知名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國健局母乳哺育種子講師

現職:國泰產後護理之家臺北會館護理長

 

徐立玲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臺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針灸專科醫師

現職: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聖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黃美瑤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護理師、臺中市聯合中醫醫院衛教師

現職: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聖功醫院中醫部護理師

線上客服 CLOSE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