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進幼稚園後,常常生病讓家長很擔心嗎?如何增加寶寶抵抗力,讓孩子不再頻繁感冒?本篇文章營養師將分享5大小朋友增強免疫力方法,幫助孩子少生病,健康成長!
寶寶抵抗力差的原因?學齡前幼兒容易生病的3大原因
寶寶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因此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家長常擔心如何增加寶寶抵抗力。以下是導致小朋友抵抗力較差的3個主要原因,以及家長可以採取的對策!
1.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
寶寶的免疫系統需要時間發展,通常要到6-7歲才趨於成熟。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研究,3歲以下的幼兒因為體內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活性較低,因此對於新病毒與細菌的抵抗力較弱,感染風險高。
💡 家長對策:
- 哺乳期讓寶寶多補充母乳,母乳中的乳鐵蛋白與抗體可提升免疫力
- 讓寶寶攝取維他命D與鋅,幫助免疫細胞正常運作
2. 幼稚園團體生活,容易交叉感染
幼兒進入團體生活中,尚未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天與同伴之間頻繁接觸,一起參與活動或分享玩具,容易因此接觸到病原,尤其在流感季節或傳染病高峰期,常引起群聚交叉感染。
💡 家長對策:
-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醒孩子餐前、上廁所後以及外出回家後勤洗手
- 教導孩子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減少病菌入侵的風險
3.飲食營養不均衡,影響免疫發展
免疫系統需要多種營養素來正常運作,如果幼兒挑食或營養不均衡,拒絕攝取某些食物,容易導致關鍵營養素缺乏,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例如,缺乏維生素C會減弱白血球的抗病能力,缺乏鋅會影響免疫系統對細菌和病毒的反應。
💡 家長對策:
- 提供多樣化且營養均衡的食物,包括新鮮蔬菜、水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等
- 用有趣的方式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例如與孩子一起烹飪,增加他們對食物的興趣
- 如果孩子嚴重挑食,家長可諮詢營養師,根據孩子的需求補充適合的營養品
如何判斷寶寶免疫力下降?這4大指標家長一定要知道!
想了解孩子的免疫力是否正在拉警報?建議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寶貝的健康狀況,並參考下列4大指標去判斷:
1.頻繁生病,病程較長且恢復緩慢
健康的嬰幼兒每年會有3-8次感冒或其他常見疾病,如果寶貝在短期內反覆生病,並且生病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可能是免疫系統不足的徵兆。
2.皮膚出現反覆性問題
皮膚是防禦外界病菌的第一道屏障,免疫力不足可能使這道防線較為脆弱,如果寶貝經常出現皮膚過敏、濕疹或其他皮膚病,可能代表免疫系統下降或處於過度反應的狀態。
3.消化健康問題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與腸道健康密切相關,若寶貝經常有腹瀉、便秘或消化不良等問題,可能是免疫力較弱或腸道菌群失衡的表現。
4.持續疲倦或活力低下
免疫系統下降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健康狀況,讓寶貝出現持續過度疲倦或缺乏活力的狀況。
嬰兒時期如何增加寶寶抵抗力?這4大方法幫助幼兒免疫力發展!
寶寶的免疫系統在出生後尚未成熟,因此這個階段如何增加寶寶抵抗力,成為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研究,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需要約6年才能趨於完整,因此從嬰兒時期開始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少生病、健康成長!
1.母乳哺育:最天然的免疫保護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免疫來源,內含多種免疫因子,如乳鐵蛋白(Lactoferrin)、IgA抗體、益生菌,能夠幫助寶寶建立初步的免疫防護,降低病毒與細菌感染的風險。
👉 如果母乳較少或無法親餵母乳,也可選擇乳鐵蛋白、益生菌的寶寶營養品,幫助寶寶免疫發展
2.副食品營養補充,強化免疫發展
寶寶約 6個月大 開始進入副食品階段,這時候透過食物補充關鍵營養,能夠幫助小朋友免疫系統發展,降低感冒與腸胃不適的機率。
👉 家長對策:以多樣化食物準備餐點,提供豐富營養,並適量提供兒童益生菌、乳鐵蛋白、葡聚醣等營養保健品,幫助寶寶增加抵抗力
3.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提升自然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是寶寶增強抵抗力的關鍵,因為睡眠期間免疫系統會進行修復與強化。研究指出,每天睡眠時間不足的嬰兒,其感冒與感染風險比正常睡眠的嬰兒高出30%。
👉 家長對策:建立睡前儀式與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幫助寶寶放鬆心情入眠
4.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減少病菌感染
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衛生習慣,減少寶寶接觸病菌的機會。
👉 家長對策:勤洗手、清潔玩具與奶嘴、避免讓生病的親友接觸寶寶
上幼稚園增加抵抗力方法有哪些? 5大重點打造幼兒黃金體質
幼兒進入團體生活中後開始接觸到各種病毒,其中最常見的有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腸胃道疾病(如腹瀉、嘔吐)、腸病毒及結膜炎(紅眼病),在適應新環境的初期頻繁生病是常見現象,家長可參考下列5大重點,幫助孩子提升抵抗力,也能讓孩子的成長發育更加分:
1.健康均衡飲食,避免加工食物
每一餐需盡量涵蓋五大類食物:穀類、蛋白質、蔬菜、水果和乳製品,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並避免過度加工和高糖的食物。另外,補充水分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也非常重要。
👉 家長對策:如果幼兒有挑食的習慣,可根據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適時補充營養品,如葡聚醣、益生菌、維生素D、維生素C等,幫助提升免疫力
2.充足睡眠與良好作息
學齡前幼兒(3-5歲)每天的睡眠時間需達到10-13小時,包括晚上睡眠和白天的小睡。良好的睡眠能夠促進免疫細胞的修復和增強抗體的產生,保持免疫系統的穩定性。
👉 家長對策:睡前透過講故事、聽輕柔音樂等方式,有助於孩子更好入睡
3.適量運動和戶外活動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而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進而提升免疫力。每天讓幼兒在戶外適度接受陽光照射,對於骨骼發育和免疫系統強化都有很好的幫助。
👉 家長對策:挑選幼兒喜歡的運動(例如:跑步、踢球或滑板車)讓孩子在玩樂中進行適量運動
4.勤洗手並加強衛生習慣
一般常見病毒的傳染途徑多數為飛沫,為了預防幼兒在學校及公共場所被傳染疾病,需教導孩子勤洗手的好習慣,並且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減少病菌入侵。
👉 家長對策:教導孩子洗手時使用肥皂並搓揉至少20秒,平時外出可攜帶酒精清潔消毒
5.及時接種常規疫苗
按時帶孩子接種必要的疫苗,如麻疹、流感等,除了有效預防多種傳染病,對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提供額外保護,還能對群體免疫產生積極作用。
👉 家長對策:可以查閱兒童健康手冊,了解孩子需要接種的疫苗與接種記錄
小孩常感冒怎麼辦?兒童免疫力保健食品推薦,增強抵抗力更有效!
小朋友免疫力差,容易感冒怎麼辦?
隨著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學校,頻繁感冒、咳嗽、發燒的情況成為許多家長的困擾。尤其是挑食或營養攝取不足的孩子,更容易因為免疫力低落而反覆生病。
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適當補充關鍵營養素能幫助增強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以下是兒科醫師與營養師推薦的兒童免疫力保健食品,幫助孩子在換季與流感高峰期維持健康體質!
兒童免疫力保健食品推薦
💡 這些營養素經科學研究證實,有助於提升小朋友免疫力!
1.葡聚醣(β-葡聚醣)
➔提升免疫力,對抗壞因子
β-葡聚醣 是一種天然多醣體,來自於酵母、真菌和某些穀物,能夠提升免疫防禦力。
✅推薦廠牌:國際權威大廠wellmune® β-葡聚醣,全世界超過40項專利認證,通過美國FDA GRAS食品安全認證
✅適合對象: 容易感冒、反覆生病的兒童,建議每日補充
2.維他命C
➔促進白血球功能,縮短感冒時間
維他命C能刺激白血球的生成,提升抗感染能力,並有助於防止外界病原體入侵。
✅推薦廠牌:全球知名瑞士DSM原廠維生素C
✅適合對象:挑食、不愛吃蔬果的孩子
3.乳鐵蛋白
➔抑制病原菌生長,降低感染的風險
乳鐵蛋白(Lactoferrin)是一種存在於母乳中的天然蛋白質,能夠幫助人體增強免疫反應。
✅推薦廠牌:日本森永乳鐵蛋白採用先進的凍晶技術,確保乳鐵蛋白保留最佳營養價值
✅適合對象:3歲以下嬰幼兒、腸胃敏感者
4.維生素D
➔調節免疫系統,促進骨骼健康
維生素D能激活免疫系統中的防禦細胞,有助於抗病原、減少炎症反應。
✅推薦廠牌:全球知名瑞士DSM原廠維生素D
✅適合對象:陽光曝曬不足的兒童
5.益生菌
➔調節腸道菌群,提升免疫防禦
益生菌有助於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提升免疫反應並保護腸道健康。
✅推薦廠牌:美國專利GanedenBC30®芽孢乳酸菌(Bacillus coagulans GBI-30, 6086),具備天然芽孢及高耐受性,能適應複雜的腸道環境發揮功效,具備多篇國際臨床醫學文獻實證,有助平衡嬰幼兒體內菌叢並提升防禦力
✅適合對象:體質較弱、有腸胃消化困擾的嬰幼兒
💡孩子經常感冒、抵抗力差,該怎麼辦?
想為孩子加強免疫系統,需從生活習慣與飲食中做起,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良好衛生習慣及接種疫苗都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另外適量補充兒童免疫力保健食品,也能幫助強化身體防禦機制,降低生病機率!
✅適合補充的兒童營養素
營養素 |
主要功效 |
適合對象 |
β-葡聚醣 |
提高免疫細胞活性,減少感冒機率 |
經常感冒、免疫力低的兒童 |
維生素C |
促進白血球功能,縮短感冒時間 |
挑食、不愛吃蔬果的孩子 |
乳鐵蛋白 |
抑制細菌、提升腸道免疫力 |
3歲以下嬰幼兒、腸胃敏感者 |
維生素D |
強化免疫系統,降感染低風險 |
陽光曝曬不足的兒童 |
益生菌 |
調節腸道菌群,提升免疫防禦 |
體質較弱、有腸胃消化困擾的嬰幼兒 |
👉 想補充孩子的保護力?挑選適合的兒童保健食品,讓寶貝健康成長!
營養師資訊
營養師:Michelle
學歷/經歷:
-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 碩士
- 營養師資歷17年
- 曾任職於各大地區醫院營養師、食品生技公司
證照:
- 高考合格營養師
- 高考合格食品技師
主要專長:
- 母嬰營養
- 孕期哺乳期營養教育
現為營養師、食品技師,兼任月子中心專任講師、母嬰講座營養師。育有1子,人家說開始當媽後才開始學會當媽媽,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營養,成為媽媽後,更能感同身受媽媽處處為孩子著想的這份感受,更努力在母嬰相關知識中精進自己。除了營養知識,也會分享更多懷孕、哺乳及育兒常會遇到的問題,陪伴媽媽度過懷孕育兒的時光。